一、个人简介
刘松青,江西省莲花县人,中国人民大学-乌普萨拉大学联合培养博士。主要研究方向:语言哲学、政治哲学及元伦理学。
1.“规范性”的形而上学疑难,《科学技术哲学研究》,2020年,第5期。
2.规范性概念研究:问题、路径与趋势,《中国当代价值观研究》,2019年,第6期。
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《哲学文摘》转载
3.“精准扶贫”的伦理基础及其限度,《伦理学研究》,2020年,第3期。
4.规范性的相对性与构建规范性共识的可能,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》,(2020年,第2期)。
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《哲学原理》全文转载,2020(7)
5.论规范必然性,《哲学动态》,2019年,第11期。
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全文转载,2020(5);
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《逻辑》全文转载,2020(1)
6.我们为什么喜欢用评价词?《光明日报》,(2020.06.20)。
7.康德:人是什么?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,(2020.06.02)。
8.颜回被尊为“复圣”不是因为“穷”,《解放日报》(2019.08.20)。
《青年博览》全文转载,“颜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穷”,2020年,第2期,第50-51页;
9.语言对我们有多重要?《光明日报》,(2019.06.01)。
10.语言规范缘何必要,《光明日报》,(2019.03.02)。
11.存在“规范事实”吗?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》,(2018年,第5期)。
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《外国哲学》全文转载,2018(11)
12.“规范性之谜”与开明自然主义,《哲学动态》,2018年,第1期。
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《科学技术哲学》全文转载,2018(6),
13.什么是规范性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,2018.7.24
14.自然主义与规范性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,2017.02.07
15.新亚里士多德主义论规范性的本质,《道德与文明》(2017年,第3期);
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转载,2017(11)
16.规范性研究的趋势及特点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,2017年3月21日,第1171期。
光明网、新民网、搜狐网、人民政协网全文转载。
17.“规范性的语言与形而上学”学术研讨会综述,《哲学动态》,2017年,第1期;
18.规范性的本质与规范判断内在主义,《哲学动态》,2016年,第8期;
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《伦理学》全文转载,2017(2)
三、参与课题
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“分析哲学传统中的英美价值论研究”(13JJD720003)。
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“规范性的本质与结构研究”(15BZX076)。
联系方式
邮箱:liu.songqing@mail.shufe.edu.cn
地址:(200433)上海市杨浦区武东路100号同新楼112